寶寶的健康發育幾乎是所有父母最為關注的內容。特別是寶寶的飲食安全,更是時時刻刻牽動著父母的心。
正所謂:病從口入 。那些寶寶要吃到肚子裡的食物,但凡出現一丁點差錯,都會引發寶媽200%的緊張。
實際上不光是食物,和食物相關的飲食用具的安全 同樣需要寶媽提起高度的注意。就拿「
奶瓶清理 」這個看似簡單的工作來說,都需要父母用心去做。寶媽的一時敷衍,就會給寶寶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。

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
2月齡寶寶因細菌超標進醫院,兒科醫生:父母再懶也別用熱水燙奶瓶 鄰居彤彤姐前段時間和婆婆鬧得不歡而散,矛盾爆發的導火索就是兩月齡寶寶的一次住院經歷。 事情是這樣的,彤彤姐的寶寶已經兩個月了,早在出了月子沒多久,彤彤姐就將孩子交給了婆婆照顧
,自己則是在給寶寶準備後每天要喝的母乳後
,就前往公司上班了。 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順利,可過了十幾天,原本健康成長的寶寶突然出現了腹瀉和發燒的情況。看著床哭得皺皺巴巴的孩子,彤彤姐趕緊將孩子送到了醫院檢查。醫生在對寶寶檢查後指出,
寶寶是因為攝入細菌超標的不潔食物,而導致的腸胃炎,繼而引發了高燒。 
彤彤姐感到很奇怪,寶寶明明喝得是乾淨的母乳,為什麼還會出現細菌超標的情況呢?這時婆婆才說了實話,原來婆婆每次用奶瓶餵寶寶喝奶後,並未像彤彤姐強調的那樣徹底地清洗奶瓶,
而是選擇用熱水沖一下了事。 婆婆的理由也很充分,
自己養孩子的時候從來都是沖一下就行 ,
誰知道現在的孩子那麼嬌氣 。眼看彤彤姐和婆婆爭執的聲音越來越大,一旁的醫生趕忙將兩人勸下來,嚴肅地對婆婆說: 母乳中營養比較豐富,如果不能很充分地清潔,很容易滋生細菌。簡單地用熱水燙一下,完全起不到殺菌的作用。父母的敷衍最終受傷害的只能是孩子自己。
熱水燙一下其實起不到消毒的效果,真正的消毒技巧父母最好提前知道 育兒專家之所以不建議父母在奶瓶消毒時選擇「
燙一下 」是因為,
80%以上的細菌需要在沸水中煮沸至少3分鐘以上,才能被徹底地滅活 。而用熱水簡單燙一下,是完全起不到消毒的效果的。
奶瓶上殘存的細菌很容易在寶寶脆弱的免疫力上撕開一個口子 ,為寶寶的健康發育埋下隱患。父母如果想讓寶寶擁有更加健康的生長環境,最好要學會一些正確的奶瓶消毒方法,才能防患於未然。
方法一:沸水煮 寶媽在煮沸消毒首先要將奶瓶清洗乾淨,然後將奶瓶放在大小合適鍋中進行煮沸消毒。
一般是在100℃的沸水中沸騰5分鐘,再將奶瓶拿出控干即可。
方法二:蒸汽消毒
現在的一些母嬰用品店或者是網上都會有一些蒸汽消毒的工具,寶媽可以藉助這些工具,來達到消毒的目的。
方法三:消毒液 消毒液需要父母嚴格根據說明書上的說明配置,在配置完成後,將奶瓶完全放進消毒液中,長時間浸泡,然後再使用時拿出來使用。需要注意的是,
消毒液消毒法不適合金屬制的奶瓶,同時在消毒完成後一定要清洗乾淨和晾乾使用 。 因為消毒液自身的化學因素會對寶寶的健康產生影響,在這裡更建議選擇前兩種方法進行消毒處理。
寫在最後 在這裡介紹一種奶瓶清理的基本步驟,按照這個步驟完成奶瓶清洗,往往能保證奶瓶有基本的乾淨。 奶瓶清洗時如果需要使用水盆和水槽,一定要注意這兩處的提前清洗,避免細菌殘留。
奶瓶的清洗時間建議是寶寶喝完奶之後,
流動水清洗 ,避免奶粉或者母乳沉積。 奶瓶的清洗要注意全面,
不光是奶瓶本身,其他零件也需要清洗 。

使用刷子清洗奶瓶時注意全面,
角落部位也應該清洗到位 。同時刷子不能長時間使用。
清洗奶瓶時不要只注意內部,同時也要注意外部的清洗 。 衷心地祝福所有的寶媽都能在養娃的路上避免踩坑,養出健康發育的寶寶